燕窝疏盏与密盏之间爱恨情仇

  • 燕窝疏盏与密盏之间爱恨情仇已关闭评论
  • 1,740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燕窝问答

燕窝疏盏与密盏之间爱恨情仇

燕窝疏盏与密盏之间爱恨情仇

疏盏和密盏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多数时候大家拿到手的燕窝都不是原始状态的燕窝,刚采摘下来的燕窝含有不同程度的毛,业内称之为毛燕,毛燕经过不同方式的挑毛,把大毛和细毛经过粗挑,细挑等多层工序挑毛后再风干定型就是白燕盏,白燕盏根据燕丝疏密程度又分为密盏和疏盏。

其实如果你关心这个问题,并且对燕窝小有研究的话,应该对市场上这两种声音不会陌生:

A观点:疏盏的原材料不好,含毛量多所以挑出来缝隙才会那么大,而且挑燕师手艺不行才会把燕窝拉扯变形,一句话,疏盏=原材料差+手艺差。

B观点:世上没有真正的密盏,再好的原材料(毛燕)经过纯手工挑毛都不会是密盏,所有密盏一定是有刷胶、挂浆、补碎的嫌疑。

这两种说法听起来好像都有道理啊,和你分享个经历,以前我还在医药行业时,有两个品牌的进口降压药很有意思,经常互相攻击, A品牌打压B品牌降压效果不好,而B品牌则打压A品牌降压效果不平稳。但其实这两个药都是好药(A效果平稳,B见效快),而且marketing share也差不多。

燕窝也是这样,不管是密盏和疏盏,只要是天然的燕窝,其含有的唾液酸(燕窝最最重要的成分)都差不多的,营养也是差不多的。

有时候,一些市场声音表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全局,都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需要的不是一种声音或者一个方便判断的绝对标准,而是一个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在这里也附上几个大家比较关心并且有代表性的问题:

  • 有没有“绝对密盏”

没有,就像前面所说,燕窝在挑毛之前都需要经过喷湿软化,挑燕师把细毛挑走后,再把湿润的燕窝吹干,定型。这里面会有一涨一缩的过程,加上前面的细毛剔除,一定会产生天然裂缝,这是很常见的物理现象哈。因此,疏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 密盏的原材料比疏盏好

这也是疏盏常常被黑的点,攻击得厉害的甚至说疏盏是重毛燕甚至燕条拼接的。

我也说下到目前我了解到的真实信息

一、同样是纯天然无任何添加的燕窝,密盏的选材要比疏盏更考究一些。例如这样举世无双的特轻毛毛燕一定不会用来挑疏盏。

二、有很多的密盏在选材上不见得比疏盏好,化学除毛和漂白工艺太先进,用劣假原材料经过化学处理做成的密盏很多,密盏造假也比疏盏普遍。

三、密盏采用半干挑方式挑毛,挑毛速度比疏盏用湿挑慢,劳动成本更高。一个熟练的挑燕师,一天仅仅能挑出7-8盏龙头天盏。熟悉的窝友都知道,极盏龙头天盏卖断货,是常有的事。

  • 疏盏和密盏吃起来有什么差别?

密盏口感Q弹,而疏盏口感相对绵滑,人各有爱,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燕窝干挑、半干挑、湿挑工艺讲解讲解

燕窝的品质是与原料等级优劣、加工工艺、加工条件如加工环境,加工设备息息相关。

原料等级分类

燕窝好不好首先是在于原料(毛燕)。原料的品质主要受季节、食物链、燕屋环境、燕屋的管理等等因素影响。原料分类,主要分为平盏、圆盏、大三角盏、三角盏、破盏/燕条。原料等级优劣,主分为轻毛、中毛、重毛、脏货(青苔、霉菌、粪便污染)等等。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轻毛原料只占产量的20%-30%左右,中毛原料占50%左右,其余的就是重毛或脏货。雨季后的轻毛原料比例会稍微提高。物以稀为贵,所以优质原料很珍贵!

燕窝疏盏与密盏之间爱恨情仇

燕屋

燕窝原料主要来自燕屋,燕农通过建造燕屋,尽可能的根据金丝燕的生存习性模仿金丝燕的生存环境,以吸引金丝燕进来栖息筑窝。燕屋是比较封闭的建筑,屋内的空气并不这么流通,为了保持空气中的湿度,燕农会在燕屋内添加加湿器,燕屋内长期维持黑暗、潮湿、闷热,加上地面满布鸟粪,可想而知,在墙上的燕窝是有水分的,高蛋白质的燕窝是避免不了微生物细菌滋生,而且产生一定程度的亚硝酸盐、二氧化硫、重金属。所以,采集后的燕窝原料是需要经过标准化规范加工成为净燕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

标准化规范加工

燕窝品质除了原料之外,加工条件例如加工环境、加工设备、加工流程等标准化规范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同样是纯手工的前提下,标准化规范加工在加工环境、加工用水处理、消毒杀菌处理等等,都比小作坊更完善。小作坊为了节省成本开支,舍不得添置专业设备,往往是只有简约过滤水装置,或者采用桶装水甚至自来水加工,加工过程并没有消毒杀菌措施,加上敞开式的加工环境,具有卫生隐患。同样是纯手工的前提,小作坊的出品,在食用卫生方面就已经存在缺陷。所以标准化规范加工的燕窝更贵!

 

谈营养之前,食用卫生安全优先

每一家工厂都有自己的企业定位,决定选用什么样的原料,采取什么样的工艺,是跟企业自己的理念有关。燕窝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挑拣、清洗细绒毛、杂质和灰尘,也是为了去除微生物细菌、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重金属含量,以符合食用卫生,在消费者购买后无需二次挑拣、清洗,只需要浸泡换水过滤残余杂质即可炖煮。加工的目的是确保品质之余,不将一丁点食用卫生风险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干挑工艺

首先什么是干挑?干挑的概念是指,选择极稀有、天下无双、万中无一的极品原料,表面只有寥寥几根毛的燕窝,无需浸泡、无需碰水,洗燕师傅只需要用镊子在纯干的状态将表面几根大毛挑拣就足够干净。然而,这是传说!

没有绝对的干挑

那么,市面上正常的干挑燕盏是怎么来的?正常的干挑燕盏,是必须从本来就很稀有的轻毛原料中筛选出极轻毛原料,这样的极品原料必须满足一个苛刻条件,不但要求表面羽毛少而浅,而且羽毛的分布很讲究。可惜,大部分原料的燕角、底座、燕丝内、燕囊内可能隐藏着无数的细绒毛,所以真正能符合条件的极轻毛原料少之又少,不管你信不信,100公斤里或许可以选出不到200-300克。

 

没有绝对的干挑,凡是挑毛,就必须碰水,洗燕师傅用喷壶打湿燕窝需要挑毛的部位将燕窝表面软化,利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较浅的绒毛挑出。就这样,一边喷水,一边挑毛,挑拣一盏干挑燕盏平均时间控制在40分钟,因为如果不断喷水挑毛,还不如不做干挑。但无论多么极品的好原料,依然有很多细绒毛隐藏在较深的燕丝之内,更别说细绒毛和杂质比较集中的燕角和底座内,就算看到了,镊子伸进去硬拔就会断,形成较多小黑点残留,无法确保挑拣到满意的干净度。往往是消费者在家泡发时才发现原来还有较多肉眼明显可见细绒毛、小黑点残留。

如果要说干挑工艺的优点,那就是干挑燕盏保留了原始的边角、燕角和底座,少数还保留了燕囊,原料损耗低,所以干挑燕盏都会比较重。另外,加工痕迹少,注重表面外观美,基本都没怎么挑毛,所以维持了对比原始原料相对接近的外观。

 

相对于干挑,半干挑工艺就复杂多了。

第一阶段,首先将优质燕盏原料的边角修剪,然后经过纯净水短时间浸泡后取出,用干净白色毛巾裹着轻轻挤压出多余水分,放进冰箱里收藏让水分慢慢渗透,此方法可以让燕窝适度软化而不会太干或太湿,然后才取出来放在白色的碟子上开始挑毛。

第二阶段,洗燕师傅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可见的绒毛一笔一笔挑出来,先处理表面大毛,然后才进行精细挑拣。由于经过浸泡,燕窝呈现半通透,燕丝也维持一定的韧性,洗燕师傅更容易观察细绒毛分布,也更容易将细绒毛连根拔起,尤其是底座和囊丝隐藏的细绒毛较多,洗燕师傅可以拨开底座和燕囊挑拣、清洗出细绒毛,也可以选择将杂质较多的燕囊去除。相对于干挑,半干挑工艺挑毛的成效提高了,原料经过浸泡、挑拣、清洗、过水,干净度较好,但无论如何,细绒毛、小黑点不是单靠镊子可以挑拣干净的,但至少干净度比干挑燕盏更高。

第三阶段,进行定型风干。燕窝吸水后膨胀,风干时收缩,多多少少会呈现出缝隙。在定型师傅的高超推密手艺之下,借助燕丝天然的粘性,可以将缝隙尽可能推密,当然不推密也很自然,凡是挑毛,必有痕迹可循,无法做到绝对密实。

如果要说半干挑工艺的优势,那就是半干挑燕盏的外观完整,干净度比干挑更高。原始原料等级越高,定型风干后燕盏恢复完整度越高,不但保持完整,而且外观原始美与干挑不逞多让,卖相极佳。

 

湿挑/水洗工艺

湿挑工艺,是半干挑的延申。

第一阶段,首先将优质燕盏原料的多余边角修剪,然后经过纯净水短时间浸泡后取出,用干净白色毛巾裹着轻轻挤压出多余水分,放进冰箱里收藏让水分慢慢渗透,然后才取出来放在白色的碟子上先处理挑拣表面大毛。这部分跟半干挑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精细挑毛、清洗。经过第一道的挑毛工序后,洗燕师傅需要进行精细的内部清洗。前面也说过了,再优质的原料也可能有数千条细绒毛,燕丝内、燕角、底座也会隐藏着灰尘、蛋壳等等杂质,更重要一点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为了达到比干挑和半干挑更好的干净度,洗燕师傅把燕窝浸泡在经过处理的纯净水里清洗、挑拣绒毛。在借助水的浮力、细心精挑、过水清洗,洗燕师傅可以更方便的观察到燕丝里的细绒毛,利用手上的镊子一根一根的挑出绒毛,成效大大提高,通过湿挑工艺加工,细绒毛残留更少了,而且微生物细菌去除更彻底,这才是燕窝加工中一直强调的:干净度。

而,这个关键,在于水。凡是加工就必须碰水。无论干挑、半干挑、湿挑,都离不开水。

在燕窝加工的流程中,燕窝与水是亲密接触的。专业的燕窝加工厂都有制水设备,而标准化规范加工厂,是采用二级反渗透RO纯净水处理,出水经过15道过滤,、2道(臭氧和紫外线)除菌系统,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有机物和98%以上的溶解性盐类,出水水质符合GMP制药行业标准。

湿挑燕窝,在加工中,浸泡、挑拣、清洗、消毒杀菌,RO2级纯净水的使用贯穿整个加工过程,燕窝的内内外外都会更干净,无需担心有害细菌残留,无需担心亚硝酸盐和重金属超标。从这个角度,湿挑工艺能做得比半干挑更好,半干挑做得比干挑更好。

weinxin
掌柜微信
关注店铺微信获得更多优惠